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巡航导弹小传 


日期:2004-06-07 03:53:33|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中国国防报

姓名:巡航导弹别名:带翼式导弹、飞航式导弹绰号:“蝙蝠侠”出生年月:1942年12月出生地:德国父亲:炮弹母亲:飞机兄弟:弹道导弹爱好:中距离中速度跑性格:不紧不慢,按规矩办事 自我画像 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架小型飞机,仔细一看,没有驾驶舱,翅膀较短,更像是一枚长长的炮弹,这就是我———巡航导弹。正因为我又像飞机又像炮弹,就如同蝙蝠又像鸟又像兽,同时我机动灵活,行踪难测,所以人们送我一个绰号— ——“蝙蝠侠”。我能像飞机一样在大气层中飞行,只是我有去无回,而且是利用头部的弹药对目标实施“自杀”性攻击,因此我是“弹”,不是“机”。我能像炮弹一样轰击目标,只是我利用自身携带的喷气发动机推进,而且能自动导航,因此我不是普通的“弹”,而是“导弹”。有人说我是“长眼睛”的炮弹,我更愿意说我是无人驾驶但有智能的带战斗部的飞行器。我能以最有利的速度和高度飞行,实行超低空突防,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我和其他导弹的最大区别就是我在飞行中始终保持同一速度———巡航速度。因为在这种飞行状态下,我的发动机推力约等于空气阻力、气动升力约等于我的重量,最节省燃料,可以飞得很远。人们因此叫我巡航导弹。 自我评功 我出身不太好,1942诞生在纳粹德国,我的第一个型号是V-1,我的兄弟—— —弹道导弹的第一个型号是V-2。V-1和V-2是现代导弹的老祖宗。我刚问世不久就参加了对伦敦的轰炸。这跨海飞来的庞大爆炸物着实把英国人吓得够呛。但由于我处于幼年,技术还不成熟,准确度差、身体笨重、飞得高、速度慢,很容易被雷达捕捉,遭到飞机和防空导弹的截击。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一直受到冷落。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的兄弟———弹道导弹。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才时来运转,获得新的生机。经过不断改进,我大大地减了肥,变得苗条了,身长从一二十米变成几米,体重从一二十吨变成一吨左右,跑得也快了。我的发射方法也从单一的地面发射架发射变为陆地车辆、海上舰艇、水下潜艇或空中飞机都可发射。我有了许多型号,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在实战中屡有上佳表现的美国“战斧”,还有在英阿马岛之战中一举扬名的法国“飞鱼”。 近年来,我宝刀不老,再焕青春,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替代的战场杀手。在几场局部战争中我尽显神威。1991年1月17日2时30分,美国35枚常规空射巡航导弹从7架飞机上陆续发射,飞向伊拉克的8个重要目标,从而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约半小时后,这些巡航导弹命中所有目标。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海军所发射的52枚海对陆常规型“战斧”巡航导弹,除一枚滞留于发射器成了哑弹外,其余全部命中目标。在整个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了288枚海射“战斧”巡航导弹和 35枚空射巡航导弹,给对手以沉重打击。我在海湾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几乎家喻户晓。 以后,我又3度出击伊拉克,打击波黑塞族,突袭阿富汗和苏丹,每次都表现出色。 巡航导弹“克星”多 侦察监视“兵多将广” 拦截巡航导弹,首先要能及时发现和预警。走访中,我们发现预警队伍中可谓兵多将广。 站在前列的是远程地面雷达两兄弟。哥哥———大型相控阵雷达高30多米,像一座摩天高楼。他四平八稳地坐着,嗡声嗡气地说道:“巡航导弹体积小、飞行高度低、航线灵活多变、飞行又隐蔽,这给发现它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必须从远程就对它实施有效的探测和跟踪。我大型相控阵雷达被称作‘百眼巨人’。我对准一个方向,探测距离可达数千公里,能同时跟踪300多个目标,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弟弟———超视距雷达接着说:“我有‘万里眼’之称,探测巡航导弹绝不在话下。” 近程雷达哥俩———炮瞄雷达和导弹制导雷达虽然个子小,也不甘示弱:“ 远程雷达大哥们站得高,看得远,这近距离探测的任务我们当然义不容辞。我们是高射炮和地空导弹的‘眼睛’,牢牢盯住来袭的巡航导弹是我们的职责。”听到这儿,高高在上的预警飞机和侦察卫星再也沉不住气了,说道:“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巡航导弹的预警不能全被你们包了,得算我们一个。咱们搞个地海空天大协同,取长补短,织成一张‘弥天’大网,叫巡航导弹无孔可钻。” 拦截队伍“兵马更众” 发现了巡航导弹,关键还是怎么拦截。拦截队伍中更有诸多精兵强将。 地空导弹发言:“拦截巡航导弹,我们当仁不让要唱主角。我们地空导弹也叫防空导弹,是专门用来打飞机和导弹的。所以,我们是巡航导弹的‘克星’。现在,巡航导弹的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机动灵活,我们就得比它还快还灵活。‘爱国者’导弹,大家都知道吧,它就是我们的明星成员之一。” 老资格的高射炮谱写新传。他们说:“巡航导弹比飞机飞得还低,正好便于我们施展拳脚。我们还可以和地空导弹一起组成强有力的对空火力网,采取多点布网、机动设伏、集火抗击等办法,进行大纵深层层拦截,叫巡航导弹过得了这关,过不了下一关。” 主动出击“不乏猛士” 走访中,有“智者”提出,对付巡航导弹除了被动防御之外,还应主动出击,在巡航导弹发射前就将其摧毁。 承担这一任务的首先是巡航导弹。他说:“巡航导弹的最大弱点就是不能像飞机那样自主升空作战,必须借助军舰、飞机等运载工具作为发射平台。如果能在敌方巡航导弹发射前将其发射平台摧毁,就可以取得‘釜底抽薪’的效果。当年在马岛战争中,英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被阿军‘飞鱼’反舰导弹击沉,其舰上装载的所有导弹包括巡航导弹不都‘胎死腹中’了吗?当然,主动出击摧毁发射平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只听得号称“束能三杰”的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异口同声道:“巡航导弹的预置数据主要靠卫星获得,如果用反卫星武器攻击敌方卫星,就可以阻断巡航导弹的信息源,那它就没法飞行,更别说找到目标了。1975年和1981年苏联就曾两度使用激光武器打‘瞎’了美国的预警卫星。其实,打击卫星不一定‘大动干戈’,只要‘点’中卫星上的敏感‘命穴’如数据传感器等即可,而这正是我们哥儿几个的‘拿手绝活’,到时候你们就等着欣赏我们的‘点穴神功’吧。另外,我们还可以直接攻击巡航导弹,我们以光速发射束能,不用计算提前量,指哪打哪,百发百中。”(毛文戎 乐俊淮) 《中国国防报》 2004年05月25日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