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首批5辆印度自主研制生产的“阿琼”主战坦克由印度国有的阿瓦迪重型车辆厂交付印度陆军。“阿琼”坦克是印度陆军未来主要重型作战装备之一,由印度战斗车辆研究与发展局(CVRDE)与武器工厂委员会的科技人员共同设计研制。印度陆军已经订购了124辆“阿琼”主战坦克,今年年底之前将接收其中的10辆。 曾被判定为“不适宜上战场” 根据与巴基斯坦陆军交战所得的经验教训,印度军方于1972年提出要用一种新型坦克来代替当时装备的“胜利”式主战坦克。同年8月,印度“战斗车辆研究与发展局”开始了新型坦克的方案研究,起初把该新型坦克命名为MBT80,后以印度教神话中战神的名字将新坦克命名为“阿琼”。 1974年3月,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阿琼”的研制计划,并为该项目进行了第一次拨款1.5亿卢比。原计划在1983年12月前推出第一辆样车,以后以每月一辆的速度陆续生产12辆样车。但是由于技术方面困难重重,实际研制进度落后于计划。到1984年3月才制成了首批2辆样车,迫不及待的印度军方在次年(1985年)3月就将这种不成熟的样品拿出来公开展出。1988年8月,印度对“阿琼”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技术试验,发现“阿琼”存在很多严重的技术问题。 在快到1991年底的时候,印度陆军对“阿琼”的缺陷实在放心不下,要求放弃这个项目,但没有获得政府批准。在1994年和1995年的试验中,“阿琼”坦克仍然无法满足印度陆军已经降低了的使用要求和战术技术指标。在印度军方的试验报告中,这位多灾多难的“战神”竟被判定为“不适宜上战场”,印度媒体则把“阿琼”戏称为“主败坦克”。祸不单行的是,1996年用于部队试验的样车又遭严重损坏,这引起了印度一些陆军军官的不满,他们公开称“阿琼”是“无用而又累赘的东西”。 印度“战神”酷似德国“豹” 此后,以制造“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参与了“阿琼”坦克的改进工作。于是印度“战神”有了“德国血统”。“阿琼”的炮塔设计类似德国“豹2”坦克,形状方正,采用平直装甲。据称,印度还为“阿琼”专门研制了一种新型装甲,防护力号称直逼英国“乔巴姆”装甲。该种新型装甲十分神秘,连印度军方特派的项目负责人和印度陆军总参谋长都不知道其性能数据。 由于设计制造过程中对减重问题考虑不足,“阿琼”坦克的全重达到了59吨的设计极限,不但超过印度大部分公路和桥梁的承重标准,其宽度也超过了印度铁路货物运输宽度的限制。 “阿琼”坦克的主炮为120毫米线膛炮,采用人工装填。如今,世界上只有英国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还采用120毫米的线膛炮。线膛炮虽然射击精度较高,但初速较低,弹头穿甲能力也不如同口径滑膛炮。据披露,在试验期间“阿琼”的命中率也不够稳定。 印度军方认为,“阿琼”坦克的主要作战地域是印度西部的沙漠地带。因此,坦克的战场机动能力至关重要。“阿琼”最初的6辆样车上装的是德国MTU公司的柴油机,功率为809kw1100马力。印度曾试图将该发动机的生产本土化,但国产发动机难以达到陆军要求的1029kw1400马力的标准,产品研制了10余年无法过关。“阿琼”最后只好完全依靠德国MTU公司的原装柴油发动机。 1999年3月印度政府决定拨款生产124辆“阿琼”MK.1坦克,在2003年前装备2-3个坦克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计划又未能按时执行,一直拖到2000年9月底,瓦杰帕伊政府才宣布“阿琼”MK.1正式投产。全部124辆都将在印度国有的阿瓦迪重型车辆厂生产,计划今年完成生产计划。根据印度 “战车研究发展局”预测, 生产124辆“阿琼”MK.1总计将需要180亿卢比,即每辆坦克单价高达470万美元。而且这些估价还没有包括“阿琼”服役后在弹药、备件和保障方面的费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