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朱教授和王研究员裁判苏-27和EF2000、F-16、幻影2000-5大比拼


日期:2004-08-26 18:32:03|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朱宝流 现为北京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各国空军武器装备发展的研究工作。 王道荫 现为中国航空信息中心研究部研究员,长期从事飞机和航空科技发展研究工作。 主持人:两位老师,人们在谈战斗机时,往往喜欢将其分代,比如F-16、“幻影”2000-5和苏-27,人们通常称之为第三代战斗机,而EF-2000虽然是新研制的飞机,但因为不具备F-22等第四代战斗机的隐身、超音速巡航等特性,所以被称为三代半战斗机,请问这种叫法合适吗? 朱宝流:首先,你所说的第三代和三代半,是西方刊物在分代上的说法。如果按俄罗斯的说法,F-16等飞机应算作第四代,而F-22等飞机应算做第五代。在对战斗机进行分代时,或是以技术特点来划分,或是按装备年代来划分。由于各国在发展战斗机时,都是从本国的需求出发,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和侧重点,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此我认为用年代来划分比较好说一些,如EF2000就可称为最新年代的战斗机。 主持人:我们今天主要来谈一谈F-16、“幻影”2000-5、苏-27和EF2000,请两位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四种飞机的研制背景及目前的装备情况。 朱宝流:好,我先来讲讲F-16,它是越战后的产物,因为当时美国空军认为需要一种具有出色格斗能力的战斗机。但当F-16搞出来后,美空军并不满意,因为当时的F-16并不具备足够的作战能力,美空军把F-16叫做廉价的“国会飞机”,因为美国国会以价钱合适为由,大力支持F-16发展计划。但由于出色的设计,低廉的成本,加上不断的改进,F-16最终还是成为美国自二战以来产量最高的战斗机,总数超过四千架,美国空军自己就订购了2300架,并向其盟国大量出口。 王道荫:F-16的确是一种很出色的战斗机。美国空军从越南战争中认识到,一味追求高空、高速并不对路。经研究提出,为适应作战需要,要有一种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和1种低成本晴天战斗机,F-15A是前者的体现,F-16A就是后者的具体化。F-16A不能携带中距导弹,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直到1988年,改良后的F-16才有了中距空战能力。 F-16所以大量生产的另一个原因,还是“经济问题”,因为即使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要想装备上千架F-15一类的飞机,也是颇费钱财的,需要有一种廉价的飞机与其搭配使用。在海湾战争时,美国空军赋予F-16的作战任务很明确,即在开战初期协助F-15夺取制空权,之后协助A-10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主持人:F-16有很多种型号,据说台湾所购买的F-16是A/BMLU,到底是不是,它的性能究竟怎样? 朱宝流:咱们先讲一讲F-16A/BMLU,所谓MLU即“中期寿限改进”计划(Mid-Life Update),是荷兰、丹麦、挪威、比利时四国为改良现役的F-16A/B,而于美国合作发展的战机改进计划,以使这些飞机的性能接近F-16C/D。 F-16A/BMLU 至于台湾所购买的F-16,可以说是“四不像”,即在F-16A/B的基础上,采用了部分的新技术,包括改进型APG-66雷达,可用来制导“麻雀”中距导弹。F-16A/B原来是不能发射“麻雀”导弹的,但台湾在购买的同时,又订了600发“麻雀”,这就很明显了,因为台湾自产IDF飞机是不能发射“麻雀”导弹的。 主持人:那么,台湾的F-16能不能发射AIM-120导弹呢? 朱宝流 :不能,至少现在不能。因为每种武器发射,都编有专门的软件。美国对软件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决不向任何国家,包括盟国提供软件的编程资料,如果要改动软件,可以,但要由美国人为你改。而美国卖给台湾的F-16,软件中没有发射AIM-120的程序软件,因为美国还没有同意卖AIM-120给台湾,所以说台湾的F-16不能发射AIM-120,而且也不能发射法国的“米卡”中距导弹,因为美国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美国软件不得用于发射外国武器”,其实就是保护主义。 主持人:接下来,请两位再介绍一下幻影2000。 幻影2000 朱宝流:在幻影2000服役之前,法国打算用幻影F1做主力战斗机。幻影F1已在设计上脱离开了原来幻影3系列的模式。幻影3是很成功的飞机,采用三角翼的布局,但它最大的缺点就是起飞距离太长。后来达索公司放弃了三角翼设计,搞了一个后掠翼的幻影F1,搞出之后发现,原来幻影3的优点没有了,空载性能和其他各方面的性能都不很理想。 之后就出现了幻影2000,幻影2000的确是好飞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既保留老幻影3的优点――三角翼设计,又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克服了幻影3起飞距离过长的缺点。三角翼最大的优点是飞行阻力小,飞机很容易突破音障,超过马赫数1。老实讲,幻影2000的发动机,性能并不突出,10吨的飞机,发动机的推力才8,9吨,推重比根本不过1,但飞机很容易就达到了超音速,飞马赫数2·2绝对没问题,而F-16飞马赫数1.9都很困难。所以幻影2000在气动设计上是很成功的。另外幻影2000发展的时间比F-16晚,因此采用的技术也比F-16新,如他的电传操作系统是数字式的,而F-16最开始使用的是模拟式的。所以说幻影2000各方面的性能,都要比F-16强一些。 王道荫:是的,就飞行性能而言,幻影2000的最大马赫数,瞬间盘旋性能都优于F-16,第三代战斗机的限制过的一般为+9g,幻影2000在紧急时允许飞行员拉到+10G左右。 朱宝流:幻影2000也是在不断改进的,最新的改进型就是幻影2000-5,这就涉及到台湾空军的问题了。幻影2000-5换装了最新型的RDY雷达,再加上“米卡”导弹,空战能力比F-16强很多。所以估计台湾空军的幻影2000是用来夺取制空权,而F-16则主要用于对地攻击,当然也可以对空作战。幻影2000的缺点,也是所有法国武器普遍的缺点,就是太贵,最开始F-16卖1600万美元的时候,幻影2000要卖到2千万。法国出口武器主要靠两点,一是武器质量确实好;二是法国钻美国的“空子”,美国经常是对这个制裁对那个禁运,法国一看,你不卖,我卖,所以把美国人搞得干瞪眼,没办法。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法国的武器很贵,具有关资料介绍,台湾这次买60架幻影2000,一共花了近六十五亿美元,平均一架飞机一亿多美元,这1亿多元是否包括零部件呢? 朱宝流:是的。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一点,武器的单价和系统价是不一样的,往往差一倍以上,系统价包括零部件、培训、地面设备、测试设备等等。所以一种武器,真正买来用,没有2,3倍的单价是根本不行的。 主持人:刚才两位对F-16和幻影2000的研制背景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现在请再来谈谈苏-27和EF2000。 朱宝流:原苏联在研制战斗机时,为对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飞机,强调要针对对手情况,有的有失,即以牺牲航程等方面的性能为代价,换取更强的空战性能,米格-29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但苏霍伊设计局在当时就强调,“飞机还是应该造得大一些,飞的远一些”,现在看来,这种大吨位、大航程的理论,符合当今战机发展的趋势,但在原苏联时代却是有点吃不开。 王道荫:说到武器研制,以前美国任何一个武器发展计划中,都有一条,就是美国研制这种武器花多少钱,促使苏联需要多花几倍的钱,这正是美国的战略,即用军备竞赛来消耗苏联的经济实力,以至最终拖垮苏联。这个战略现在看来是很有效的。 朱宝流:说到苏-27的发展过程,也是很特殊的。当苏-27的原型机在七十年代刚刚研制出来时,出现了F-15,针对F-15的特点,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决定对苏-27原来的设计作重大的改进,使得苏-27在八十年代中期才真正装备部队。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但西蒙诺夫最终还是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才造就了苏-27这样杰出的战斗机。 归纳一下,苏-27有几个特点:首先飞机体积大,飞机大了以后,改进余地也就大,便于加装各种新型的电子设备,利于进行超视距空战、其次是机载武器多,可挂10枚左右的空空导弹、三是机动性能好,苏-27的气动布局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美国曾说苏-27的外形是仿F-15,仔细琢磨一下,确实有点像,但气动布局就是这样,F-15为什么不能做“眼镜蛇”机动呢?所以说外表像并不代表掌握其中的诀窍。 苏-27另一个特点就是航程远,在不挂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航程将近4千公里。决定飞机航程的最重要指标就是看这种飞机的载油系数,也就是飞机机内油量与飞机不带导弹起飞重量的比值,这个值越高说明飞机飞得越远。苏-27的载油系数可达0.34,而米格-29的只有0.23左右,这也是米格-29日在有些国家的空军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说白了就是航程太短,F-16的载油系数则为0.27,幻影2000是0.28。所以总的来讲苏-27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飞机。 主持人:接下来请再简单谈EF2000。 王道荫:EF2000是在第三代战斗机大量服役以后,以苏-27、米格-29为假象敌设计的新型战斗机。在研制过程中,吸收了第三代战斗机使用和空战模拟方面的经验,突出超音速机动性能,允许飞机在马赫数为1.6到1.8时,作3到4g的机动动作,这种性能更适于进行超视距空战。说到EF2000我的感觉是参与国折衷到最后出来的东西。在发展EF2000之前,每个国家也都做了些工作,原西德主要是和美国合作,研究过失速机动;英国则搞了一个ACA“敏捷战斗机”方案, 也就是后来的EAP验证机。1984年,英、法、西德、意、西班牙开始研究合作发展“欧洲战斗机”(EFA)计划。。1985年,法国因对EFA的技术指标要求不同而退出了该计划,并制定了自己的“阵风”计划。最后是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合作研制EFA。因为是多国研制,要全面照顾,加上原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计划一再拖延,1992年为降低费用而将原来的EFA计划改为了欧洲战斗机发展计划,但欧洲战斗机的进展一直很慢,到现在还在研制当中。 朱宝流:欧洲战斗机在研制之初就很明确,要以中距空战为主,兼顾近距格斗。按说中距空战中隐身性能是很重要的,但在研制欧洲战斗机时,对隐身又不是很重视,这一点同俄罗斯倒是有些相同。 对飞机的隐身,我的观点是,隐身有个临界值,要么真隐身,不大不小的隐身在空战中没用。比如从5平方米雷达反射面降到2平方米,作战效能方面没有多少改善,一直要降到0.4平方米以下这时的隐身效果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当然,这个临界值与对方的雷达及导弹的好坏有关。所以在考虑飞机隐身时,如果不能把雷 达反射面积降到1到2平方米以下,对空战为主的飞机来说,干脆就不要花大力气搞。 但是应该讲,EF2000的隐身水平是很高的,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思想一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所以整个飞机的结构重量比较轻;二是采用模块化设计,使飞机可不断地采用最新研制的设备,如采用新型分子筛供氧,飞机可通过分子筛装置,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去掉了以往飞机上的那些笨重的供氧设备。 王道荫:EF2000采用的拽引式有源干扰仓,能干扰并引离来袭的导弹,是很有特色的设计。 朱宝流:人们在谈到EF2000和 “阵风” 时,往往称其为三代半战斗机,因为它们不具F-22等第四代战斗机的性能。但有许多情况,并不是技术水平达不到,而是指导思想不同,比如在推力矢量问题上,法国就认为,与其在飞机上搞推力矢量(这样至少要使飞机增加100多千克的重量),还不如直接让空空导弹去推力矢量,但别的国家不同意这个观点。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对F-16、幻影2000-5、苏-27和EF2000的情况做了介绍,现在两位再就这4钟飞机的各方面性能做些比较,简单说就是在空战中,这4种飞机究竟谁最厉害? 朱宝流:这就好比看电影,大家都想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打赢。但是真正空战不是那么简单,决定现代空战胜负的因素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几个,一个是飞机平台,一个是机载武器,再其次就是情报和保障,当然还有支撑能力。 在空战中,如果情报、保障跟不上,两眼一抹黑,是肯定要吃亏的,这里说的情报保障,除了机载雷达外,还包括预警机,地面雷达,通讯系统等。 战争中,每天的消耗都是很大的,这时就要看支撑能力了,零部件能不能供得上,维护、修理来不来得及,弹药补给怎么样,如果打一仗后所有的飞机都不能动 了,那也不行。所以讲到空战,先考虑上面这四大要素,要综合考虑。具体到所讲的这4种飞机、在空战中如何运用,关键要看战争的规模和性质。 主持人,朱老师,您刚才提到的几个因素中,第一个是飞机平台,那您觉得F-16、“幻影”2000-5和苏-27、EF2000这4种飞机,比较起来,到底如何呢? 朱宝流:就这4种飞机本身而言,应该说是各有所长。但从气动布局来讲,最好的应该是苏-27,第二是幻影2000-5,接下来是F-16,最差的是EF2000。 为什么这么说呢?法国达索公司的创始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看起来漂亮的飞机,就是好飞机”,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EF2000的外形,搞气动布局的人一看就别扭,最主要是因为EF2000是多国合作的战机,所谓众口难调,弄得最终的外形有点不伦不类:另外,EF2000主要也不是以空中格斗为主,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可能也不够。所以说,在这4仲飞机中,EF2000的气动布局是最差的。 主持人:那么这几种飞机的机载雷达的性能怎么样?如果在空战中相遇的话,谁能首先发现对方呢? 朱宝流:EF2000还在研制当中,雷达性能未最终确定,这里暂且不说。另外3种飞机,苏-27的雷达,功率要大一点,因此作用距离最远,但苏-27本身的尺寸很大,雷达反射面积也就大;F-16和幻影2000-5的雷达,作用距离近些,但由于飞机小,所以雷达反射面积就小。这3种飞机,在空中差不多可以同时发现对方。 王道荫:从抗干扰方面来讲,苏-27的雷达由于功率大,对干扰的“烧穿距离”也就远,同时,由于俄制雷达相对来说,不像法国、美国雷达那样精密,对敌方施放的干扰,也就不那么敏感,所以苏-27的抗干扰能力估计比F-16和幻影 2000-5都要强。 主持人:朱老师,您刚才提到的在空战中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机载武器,那么这4钟飞机在武器方面相比较,又是怎样的呢? 朱宝流:好,咱们先讲讲中距导弹,“幻影”2000-5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米卡导弹,苏-27是R-27或R-77导弹,F-16是麻雀导弹或AIM-120导弹。 这里有个未知因素,就是英国已决定研制FMRAAM“未来中距空空导弹”,装备它的EF2000战斗机。从技术指标来看,FMRAAM要比现在所有的中距导弹都先进,如果EF2000装上新导弹,从技术先进 程度方面来看,他的中距空战能力要比苏-27好,但现在FMRAAM还没开始招标的,所以我们先不管他。 在现有的中距导弹中,幻影2000-5所用的“米卡”导弹,应该说名声很大。但“米卡”导弹有个缺点,它是一种两头兼顾的导弹,法国人想拿他当中距导弹,又当格斗导弹,凡是兼顾的东西,好虽好,但必然两头都丢。为了确保格斗性能,“米卡”导弹的重量在110千克,比一些格斗导弹都轻。由于重量限制,“米卡”导弹装的燃料一定不多,射程也必然不远。同时,“米卡”导弹所带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作用距离也不会太远(因为雷达作用的远近是和雷达天线的大小有关的),估计有效作用距离不会超过十五千米。 主持人:您说“米卡”导弹的雷达,有效距离只有十五千米,那在这之前,“米卡”导弹是靠什么制导的呢? 朱宝流:现在我们讲到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所谓“发射后不用管”,是指在导弹雷达的有效范围内发射,这时的导弹才是真正的全主动;在雷达有效范围之外发射,这时导弹上的雷达还未开机或尚不能有效工作,飞行中的导弹要靠指令修正,或是靠惯性制导,总之还是要“管”的。 主持人:那么R-77和AIM-120上的主动雷达的作用距离分别是多少呢? 朱宝流:R-77雷达的作用距离大约是20千米。AIM-120的大约也有十五到20千米。R-27和“麻雀”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这五种导弹,真正打得远的是R-77和R-27,其次是AIM-120,然后才是“米卡”,“麻雀”导弹最差。“米卡”导弹的机动性能比其他四种导弹好,在特别需要机动性的情况下,“米卡”会占优势。 主持人:请再简单介绍一下这四种飞机所用的格斗导弹的情况。 朱宝流:苏-27所用的R-73导弹,是目前最好的格斗导弹,具有五十度的离轴发射角,在配合头盔瞄准具,所以苏-27在近距格斗中,具有极大的优势。衡量格斗导弹的好坏,一是看他的离轴发射角,再一个是看它的最大过载和导引头的跟踪角速度。在这些方面,R-73都强于美国的“响尾蛇”导弹。当然,“幻影”2000-5所用的“魔术”2和EF2000所用的ASRAAM“先进近距导弹”,性能也是很好的。 主持人:有什么办法来衡量F-16、幻影2000-5、苏-27和EF2000这四种飞机的综合空战能力呢? 朱宝流:如果只考虑单机对单机的空战,现在常用的评估方法是:专家打分法、指数法、计算机空战模拟法和用“有人操纵空战模拟器”对打法等。更好的办法是用真飞机真武器进行对抗演练。现在比较实用的方法是计算机空战模拟。它有点像电子空战游戏,但使用真正的飞机运动规律、战术和数据,而不是为了在计算机上“打”得热闹而随便编制。 近年来有些国家的专家进行过大量不同初始状态的计算机空战模拟,包括超视距空战和近距格斗,以配备R-77导弹的苏-27改良型飞机为作战对象,统计出不同机型的获胜概率。如果这个概率为0.5,表示双方打成平手;如果是大于0.5,表示这种飞机单机空战性能比苏-27好。具体的结果是:F-16C0.21、幻影2000-50.35;EF20000.5、F-15C是0.13、F-22 0.7。必须说明的是,实际空战单机中单机的机会不太多,一般是双机对双机。而大量的控制模拟和真飞机对抗演练表明,双机对双机的空战与单击对打不同。一般规律是性能好的飞机在多机作战时,其性能的优势会相对降低一些。实际空战还要考虑战术运用,人的素质和整个作战系统的作用。所以说是很复杂的问题。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