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用直升机中,攻击直升机是最具作战威力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地攻击,包括火力打击、反装甲作战、杀伤地面有生力量等等。与其他军用直升机相比,攻击直升机技术复杂,研制难度很大,至今只有很少几个国家具有研制能力。其中,美国首先研制出攻击直升机,至今已发展出三代。前苏联则是第二个研制攻击直升机的国家。俄罗斯继承苏联遗产之后,攻击直升机也发展出第二代。其他研制攻击直升机的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和南非等。 中国大陆的直升机工业是落后的,至今为止只有直十一直升机算是自行研制的,其他不是引进技术制造就是反设计仿制的。其实,直十一也不是完全自行研制的,关键技术还是来自是引进生产的直九型直升机。所以,技术难度最高的攻击直升机在研制上一直拖后,到九十年代后期才定型了武直九型攻击直升机。其实,它还不能算真正的攻击直升机。真正的攻击直升机-武直十现在仍在研制之中,估计到二零零五年前后才可能成功。另外,国际上传闻解放军计划购买俄罗斯的卡五十(K-50)攻击直升机。该型直升机性能不错,但价格昂贵。而且,解放军对该机的同轴双主旋翼的安全性也抱有怀疑态度,批量购买的可能性非常小。 武直九型直升机?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装备的首种攻击直升机,国内代号WZ-9,外销代号Z-9G。武直九型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在直九甲型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装出来的攻击直升机。目前,它还只是一种昼间使用的多用途攻击直升机,主要用于执行反坦克、反装甲、压制地面火力和攻击地面零星目标的任务,也可用于突击运输、通信联络和战场救护等任务。 武直九直升机的改装设计,早在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主要改进是提高发动机功率,使飞行性能得以改善;配备航炮、火箭和红箭八型反坦克导弹,加装与反坦克导弹相配套的红外探测器以及射控系统和轴同步瞄准装置;在一些关键部位加装防护装甲,油箱也采取自密封措施等。在一九九七北京国际航空展上,武直九攻击直升机首次对外亮相,引起国外航空界的关注。随后,武直九投入批量生产,首先装备第三十八和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直升机大队。在一九九九年国庆中,该型直升机被编在空中阅兵梯队。就外形看,武直九与直九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只是多了武器架,在机身前上部装有顶罩瞄准具等。与美军AH-64、俄罗斯的米二十八和欧洲的虎式攻击直升机相比,武直九实在算不上真正的攻击型直升机,既没有纵列式座舱,也没有取消机上的载运舱。因此,该型直升机被称为多用途武装直升机,既可进行反坦克和压制地面火力作战,还可运送步兵执行突击直升机的任务。就此而言,武直九是一种攻击型突击直升机,而非攻击型直升机。 武直九型攻击直升机采用直九原型机的机身,全机百分之八十七的覆盖面积由复合材料制成,旋翼直迳11.9米,尾桨直迳1.1米,机长13.7米,机高4.5米,装有两台WZ-8A涡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526千瓦(710马力),机内最大载油量9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1吨,最大平飞时速315公里,最大巡航时速280公里,最大倾斜爬升率每秒7.8米,最大垂直爬升率每秒3.5米,最大航程660公里,续航时间三小时五十二分,实用升限4220米,有地效悬停升限2590米,无地效悬停升限1770米,飞行性能与直九基本相当。武直九的柔性桨叶技术比较先进,还有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由于保持了直九原型机的外形和函道式尾桨,再加上提升了发动机功率,所以武直九直升机的贴地飞行性能较好,可以长时间执行树梢高度的超低空飞行。这对攻击直升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武直九型攻击直升机的机载武器系统,包括反坦克导弹、航炮、机枪、火箭等,以及螺砣稳定瞄准具、平视显示器瞄准具和配套齐全的射控电子设备,可分别用于有控和无控武器的瞄准。该型直升机还配有类似OH-58D直升机的顶罩瞄准具,使其可隐蔽地观察和瞄准目标,而不必暴露机身。在一九九六年珠海航空展览上,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六一三所已展示过该瞄准具。此外,机上还配备有武器随动机构,使外挂武器轴?可在俯仰方向跟随瞄准线上下移动,以保证直升机在悬停、平飞、下滑、俯仰等状态下,实施准确瞄准和摧毁目标的能力。外挂武器通过横穿机身的挂梁携载在机身两侧,每侧挂梁各有一个外挂点。除火控系统外,机上还装有性能先进的通信、导航、敌我识别等电子设备。按作战任务的需要,武直九型直升机可有多种武器配置方案,包括四枚红箭八型反坦克导弹;或两门23毫米机炮,配弹480发;或两具七筒HF-7D火箭发射器,携带火箭弹14枚;或两具十八筒HF-25火箭发射器,携带火箭弹36枚。武直九的最大缺陷,就是机上的防护装甲比较薄弱,而且缺少夜间作战能力。 武直十型直升机?解放军正在研制的专用攻击直升机,代号WZ-10。关于中国研制攻击直升机的消息,一直众说纷纭。一九九七年五月法国总统席拉克访问中国,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法国航空工业签订了合作研制五点五吨级直升机旋翼的合同。随后不久,《詹氏空军年鉴》报道说,中国正在研制一种由直九型直升机演变而来双发动机直升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五点五吨,欧洲直升机公司参加了研制。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直升机呢?考虑到中国已有四吨级的直九型直升机和正在研制的八吨级直升机,对五点五吨级的民用直升机需求似乎不大。再考虑到美国的眼镜蛇攻击直升机、意大利的猫鼬攻击直升机和欧洲的虎式攻击直升机,都在四至六吨级左右。这种五点五吨级的直升机,显然就是为解放军研制的专用攻击直升机。 以后中国国内有消息说,中国正在进行一项“武直十型”直升机研制计划。该计划为解放军陆军“九五计划”重点武器攻关项目,研制单位由中国直升机研究中心和哈尔滨飞机制造总公司负责,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相配合。此外,还有消息说,在法国承诺提供部分虎式直升机先进技术的前提下,中国已采取与法国联合研制的方式,开发武直十型攻击直升机。二零零零年八月号《舰船知识》更以转载外电的方式,间接证实中国研制武直十型直升机的消息,并说该机类似法德联合研制的虎式攻击直升机。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一、中国正在进行一项攻击直升机的研制计划;二、该攻击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五点五吨左右,形体与功能类似欧洲的虎式直升机;三、法国参加了联合研制,至少在旋翼方面。根据中法签订的联合研制直升机旋翼合同时间来看,这种攻击直升机的研制在二十一世纪初应已进入最后阶段,如进展顺利的话,在二零零五年前后应可研制成功。 从吨位的情况来看,正在研制的武直十型攻击直升机,很可能是以直九型直升机为基础设计的。直九动力系统先进、飞行灵活性好、速度快、航程大、安全可靠,具有开发成专用攻击直升机的潜力。回顾世界第一代攻击直升机的发展过程,基本都是以优秀的突击运输直升机为基础开发出来的。如前苏联的米二十四攻击直升机,最初是以突击运输为主、火力支援为辅的突击直升机,后来改进成火力强大的攻击直升机;又如美国的眼镜蛇攻击直升机,也是从UH-1多用途运输直升机发展而来的。此外,意大利的猫鼬攻击直升机、南非的茶雕攻击直升机,也都是从相应的运输直升机开发出来的。所以,以国产直九为基础进行改进,增加最大起飞重量,缩小机身宽度,装上短翼和武器挂架,配上防护装甲和探测与火控系统,研制出一种全新而先进的专用攻击直升机,在技术上并无难以克服的困难。 事实上,中国航空技术专家与解放军武器专家曾就直九改为成专用攻击直升机,作过不少的讨论和论证。综合他们的讨论,在研的武直十型攻击直升机的基本特征应是?采用单旋翼、涵道尾桨式、纵列式双座机舱布局,武器射手在前,驾驶员在后,每人一套飞行操纵装置;机身细长,截面积小,机舱由装甲蒙皮和防弹玻璃提供防护,座舱下部、发动机和油箱附设复合装甲;沿用直九的传动装置、尾梁、尾翼、涵道尾桨等结构部件,对旋翼和机体部分进行必要提升或重新设计;装两台加大功率的涡轴发动机,功率由直九的480千瓦提高到625千瓦,增加四分之一以上;发动机尾部装有空气混合式然气冷却排气装置和排气口朝下等辐射屏障导气罩,以减少红外目标特征;探测与火控系统包括可旋转的红外热成像仪、电视跟踪摄像机、激光测距器以及搜索与射控雷达,座舱内装有数字式火控系统和平视显示器,驾驶员与射手都配有头盔式瞄准具,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武器系统包括机头下方的一门23毫米航炮,机身两侧各设一个带两个武器挂架的短翼,挂载武器有红箭八号和红箭九号反坦克导弹、前卫或天燕红外制导空对空短程导弹,以及各型火箭发射器等;机上装有较完整的电子战系统,包括敌我识别器、雷达、红外和激光告警器,以及有源、无源乾扰器,操作具有自动控制和人为控制两种方式。 目前所知,武直十攻击直升机研制的多数难关已经攻克,包括发动机、主旋翼、防护系统等,只剩下探测与火控系统。为尽快研制成功攻击直升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在一九九七年时组织专家代表团,对以色列及意大利的直升机光电瞄准吊舱、头盔瞄准显示系统和机载火控雷达进行考察。其中,代表团对以色列拉费尔公司研制的塔巴沙(TOPAZ)夜视瞄准吊舱最为关注。该瞄准吊舱体积小、重量轻,可全天候和在不良气象条件下工作,执行侦察和监测任务以及对目标的探测、截获和跟踪。吊舱为一个四框架稳定平台,由吊舱组件、电子组件和操作控制三部分组成,总重45公斤,直迳300毫米,高度400毫米,轻便小巧,不仅可装在直升机上作夜视瞄准吊舱,也可装在无人机上作侦察吊舱使用。塔巴沙吊舱的主要特点是?传感器齐全,有前视红外、CCD摄像机和激光测距器,能满足直升机的侦察、夜间飞行、全天候火控攻击之用;整个系统重量轻,对直升机的重量和重心,以及飞行速度、爬升率与航程等影响可降低到最低限度;采用先进的前视红外探测器件,即第二代240元FPP处理碲镉汞器件,对坦克一类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同类吊舱;具有完善的跟踪器材,可对目标进行精密跟踪,观察视场方位360度,俯仰角度+15度至-110度,转动速度每秒60度,采自动跟踪模式,稳定精度25毫弧度,对坦克目标的发现距离11.9公里,识别距离4.6公里。整体看,这是一种非常合适中型攻击直升机使用的吊舱,经过适当调整,完全可以整合成机载设备。 尽管武直十型攻击直升机的“庐山”真面目还未显露,但根据各种信息来看,武直十将是一种最大起飞重量在五点五吨左右的中型攻击直升机,人员、武器与油料的总携载量约二点五吨,主要任务为超低空火力打击、反坦克反装甲作战、消灭地面固定目标和机动有生力量,并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它的整体作战性能与技术性能,将略低于欧洲的虎式攻击直升机,而与美国的眼镜蛇和意大利的猫鼬攻击直升机相当。与美国的AH-64和俄国的米二十八等重型攻击直升机相比,攻击作战能力要弱,但占有机动性好、维修方便、价格低廉,采购和使用费用合理等优势。与轻型的侦察攻击直升机相比,则占有较强的火力和综合作战能力、较完善的火控系统,作战半迳大、生存能力强等优势。就装备前景来看,解放军陆军的二十一个集团军、空军的三个空降师和海军的两个师级陆战旅,每个至少需要配备十二架的一个攻击直升机营,总数超过三百架。 撇开所存在的问题不谈,随著直升机的大量装备部队,解放军的战力必将获得大幅提升,作战形态也将受到深刻影响,尤其是对地面作战、登陆作战和海上作战的影响。就台湾而言,只要看看解放军直升机的航程,就知道解放军一旦掌握了海峡的制空权,直升机即可载运部队,轻易飞越二百公里海峡,实施垂直登陆作战。到那时,最具威胁的解放军登陆部队,恐怕已不是海上抢滩的登陆部队,而是由直升机载运的空降登陆部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