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突出的是98用125MM火炮。在炮兵中用120火炮,到了坦克上用125炮,这的确是只有我们有。问题是在于125炮和120炮谁的威力大?我认为125MM主炮装备98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坦克不同于炮兵,坦克是进攻中的主力,面对的敌人无论是在防护还是火力都是地面最为强大的;炮兵最多是有支援作用,89式反坦克炮更多的是在防守中使用。我们没有理由让我们的主要突击兵器装备二流的火炮。有网友说,125MM火炮的出现主要原因是为了和俄罗斯的武器通用,以达到出口的目的。统一口径有弹药补充便捷,有利于后勤支援的好处,但是一种武器的口径并不是由以上原因而定的,更多的是要满足性能设计指标。关于125MM火炮的另外一个分歧是125MM火炮的炮弹是定装的还是分装的,这个争论和125的威力有关。现在的多数派是持分装观点,原因有一、专业杂志上某专家的评论;二、98毫无疑问使用自动装弹机。我不想展开来讨论,只是说一、假定专家所说为真,专家并没有指98 所用125MM火炮;二、自动装弹机不是一定要使用分装炮弹。 其次是98式的炮长舱门后的大型装置。分歧有两点,一是说是光电对抗装置,另外就是说是炮射导弹的制导装置。假如是光电对抗装置,可以发射激光压制对方观瞄仪器,则需要一种为其指出目标方位的的探测装置,可能就是炮塔后部的蘑菇型物体。这个装置应该是被动的,根据对方测距时使用的激光探测目标大慨位置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假如光电对抗系统还可以对付红外、雷达制导头,那就需要很高的技术了。对付雷达容易,对付被动的红外,现阶段的办法只有主动制造假目标了。无论如何,如果其为光电对抗装置,在对抗对方坦克方面,98式将占有很大的优势。现已知98式有炮射导弹,那大型装置是不是炮射导弹的制导设备?炮射导弹如果使用这么大的设备制导的话,无非是激光驾束和雷达波束制导,后者容易受到干扰,估计不会使用。那么,这个有多个镜头的可大角度仰起的装置就可以制导导弹攻击直升机,还可以在主炮攻击一个目标时制导导弹攻击第二的目标。我认为,98式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坦克,优势最突出的就是这个用途不明的大型装置。我个人认为,用途为第一种时更为有利。 对于98式的机动性能,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一般,不如日本的90式。用数据比较98和90的差距是明显的。90式50吨,1500HP的发动机,98式至少也50吨,才1200HP的发动机,在单位功率上差了好多。单位功率对最大时速和加速度的影响很大。机动性能,在战场上最为有用的就是加速度指标。在这点98可能比不上90。机动性能还和悬挂、行动装置有关。但不是越先进就越好,对于武器系统可靠性要排在第一位。印度的阿琼坦克用1500hp发动机、液气式悬挂,在实验时1000公里就要修悬挂4次,修发动机2次,换了5个负重轮。先进的东西要整合为一个系统,并不是很容易的,而相对落后的东西如果整合得很好,倒是效果出人意料,如T-90。98式的机动能力,是最不好评估的。还有就是战略机动能力,在中国,也许永远不会出现60吨以上的坦克,中国的地形太复杂了,基础建设又很落后。M1A2、豹2A6和挑战者-2之类的坦克,恐怕在中国行动起来要很困难。 98式的防护也许是最好估计的。很明显,98的前装甲很厚,有网友说纯厚度有近一米,我没有机会实车测量,但是从相片上用参照物估计应有800毫米(某期杂志炮长的小臂为参照)。若光是均质钢装甲,就可以抵抗任何105炮和部分120、125MM火炮的攻击。从常理来看,不可能光是均质装甲。如果为复合装甲,防护水平就大约相当于至少1100毫米的钢装甲(动能弹),对付化学能弹应有1500毫米左右。所以说,98的正面防护是让人放心的。98 的侧面装甲,很薄。要指出的是,重量前三名坦克的侧装甲都比98式厚,豹2A6要厚至少一倍,但都防不了现代反坦克直射武器,甚至都防不了反坦克火箭(没有反应装甲时),所以防护效果应该是差不多的。 有一点是大家关心的,98式到底在坦克排行榜中列第几?我认为这个做排行榜的评估小组的观点是有偏见的。在97年的排行榜中,T-72和黑鹰榜上有名。论及T-72,如果是老式的用合像式测距仪的T-72,上榜确实让人不解。该评估小组说到中国的坦克,不上榜的理由是没有大量生产,那黑鹰又如何解释?如果说中国的坦克水平太差,上不了台面,那97年的90-II比T-72还差,我是不相信的。如果98真的上不了排行榜,我更高兴。敌人对它评估越底,到了战场上它对敌人的威胁就越大,就像俄罗斯的R-73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