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裝備巡航導彈的國家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法國和印度研制的巡航導彈2000年以後才能裝備部隊。英國在1994年決定向美國購買65枚“戰斧”巡航導彈,裝在7艘攻擊型核潛艇上,將於1998年開始服役。 美、俄巡航導彈主要型號簡介 (1)AGM-86B/C空射巡航導彈 AGM-86B是美國空軍的戰略空射巡航導彈,由B-52H戰略轟炸機攜帶,從敵方防空火力圈外發射,攻擊敵縱深的戰略目標。每架飛機可攜帶20枚導彈,其中在翼下掛架上裝12枚,在機艙內的旋轉發射架上裝8枚。導彈長6.32公尺,最大直徑0.69公尺,發射重量1360千克,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慣性加地形匹配制導,核彈頭重122.5千克,TNT當量20萬噸,巡航速度0.7馬赫,射程2500公里,命中精度30公尺。1980年9月開始生產,1986年10月結束生產,共生產導彈1715枚。 AGM-86C是由AGM-86B導彈改造的,至1997年共改造了約350枚。該型採用450千克的爆破殺傷彈頭,慣性加GPS制導,射程1500公里,命中精度10公尺。 (2)BGM-109A/C/D“戰斧”海射巡航導彈 BGM-109A是美國戰略巡航導彈,導彈長6.20公尺,最大直徑0.52公尺,發射重量1453千克,動力裝置為渦輪風扇發動機加固體火箭助推器,採用慣性加地形匹配制導,核彈頭重122.5千克,當量可調,最大當量20萬噸,巡航速度0.7馬赫,射程2500公里,命中精度30公尺。原計劃採購758枚,但是到1990年,包括研制和試驗鑒定用導彈共生產509枚後便停止生產。根據1994年美國國防部《核態勢評審》報告,2000年前後美國可能只在攻擊型核潛艇上部署350枚該型巡航導彈。 BGM-109C/D是常規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由攻擊型核潛艇、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運載,可從魚雷發射管、裝甲箱發射器和垂直發射系統發射。其助推器、主發動機、彈體外形尺寸、內部結構布局與BGM-109A相同。主要的區別是彈頭,BGM-109C裝“小鬥犬”B導彈的454千克高爆彈頭或用於破壞發電和電力設施的碳纖維彈頭﹔BGM-109D裝BLU-97/B多用途子彈藥,每枚導彈可帶166枚子炸彈。制導方式為慣性加地形匹配加景象匹配,命中精度為9公尺。艦射的射程約為1300公里,潛射的射程是1130公里。至1997年已經生產BGM-109C/D型導彈2300多枚,按原定計劃,到90年代末,美國海軍將採購“戰斧”常規對地攻擊導彈2643枚,其中BGM-109C導1486枚,BGM-109D導彈1157枚。 (3)AGM-129先進巡航導彈 AGM-129是美國空軍的戰略空射巡航導彈,裝備B-52H戰略轟炸機,用於補充、加強或替換AGM-86B導彈。該導彈的最大特點是採用多種匿蹤技術,使雷達截面積從“戰斧”導彈的0.05~0.1平方公尺降低到0.01平方公尺以下,因此突防能力大大提高。導彈全長6.0公尺,彈體高0.45公尺,寬0.86公尺,發射重量為1250千克,動力裝置為渦輪風扇發動機,制導方式為慣導加雷射雷達,核彈頭重122.5千克,當量20萬噸,射程3000公里,命中精度為16公尺。1991年開始裝備,原計劃採購1461枚,後來一再減少,1993年結束生產,包括研制和試驗用的導彈總共生產478枚,美國空軍採購460枚,目前>有進行改進或再生產的計劃。 (4)AS-15A/B空射巡航導彈 AS-15是俄羅斯的戰略空射巡航導彈,由“圖-95MS”和“圖-160”戰略轟炸機攜帶,可從敵方防空火力圈外發射,攻擊敵縱深的戰略目標。AS-15A導彈長6.04公尺,最大直徑0.514公尺,發射重量1400千克,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慣性加地形匹配制導,核彈頭當量20萬噸。巡航速度0.6馬赫,射程2500公里,命中精度約45公尺。AS-15B導彈在中彈體兩側增加了油箱,最大直徑增加到0.77公尺,發射重量1700千克,射程3000公里。其他數據與AS-15A相同。“圖-95MS6”即“熊-H6”在內部旋轉發射架上裝6枚AS-15A導彈,“圖-95MS16”即“熊-H16”攜帶16枚AS-15A導彈,其中6枚裝在內部旋轉發射架上,10枚裝在外部掛架上。“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在內部2個旋轉發射架上裝12枚AS-15B導彈。1995年底俄羅斯部署的AS-15空射巡航導彈的總數量達1410枚。但是,由於經濟困難加上核裁軍的需要,俄羅斯實際部署的戰略轟炸機和AS-15巡航導彈的數量逐步減少。1997年10月,俄羅斯部署“熊-H6”轟炸機28架,“熊-H16”轟炸機35架,“海盜旗”轟炸機6架,共攜帶AS-15A導彈728枚,AS-15B導彈72枚。這一數量將保持到2003年。 (5)SS-N-21海射巡航導彈 SS-N-21是俄羅斯的海射戰略巡航導彈,從核潛艇的魚雷管發射。導彈長8.09公尺,最大直徑0.51公尺,發射重量1700千克,動力裝置為渦輪風扇發動機加固體火箭助推器,制導方式為慣性加地形匹配,核彈頭當量20萬噸,巡航速度0.6~0.7馬赫,射程3000公里,命中精度約45公尺。該導彈已於1992年結束生產,目前,俄羅斯裝備240枚SS-N-21海射巡航導彈。 法國、印度和英國巡航導彈發展概況 1991年6月,法國開始在“阿帕奇”防區外發射武器的基礎上發展“阿帕奇-C”巡航導彈,主要措施是把原系統770千克的彈頭降至400~450千克,增加燃料,使射程從150公里增加到600公里,從而進入巡航導彈範疇。“阿帕奇-C”導彈長5.10公尺,最大直徑0.63公尺,發射重量1230千克,動力裝置為渦輪噴氣發動機,制導方式為慣性加GPS加雷達圖像相關,最大速度0.9馬赫,射程600公里,命中精度在20公尺以內,彈頭類型為常規子彈藥。法國計劃採購200枚,裝備“狂風”和“幻象”2000戰鬥機,2001年開始服役。 印度是在PTA無人機的基礎上研制巡航導彈,外國專家估計,印度已具備了自行制造巡航導彈的能力。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中心的一位資深的人士說:“中共不靠很多的進口,就能把整個巡航導彈系統組裝起來。”印度的巡航導彈將採用慣性加GPS制導和末尋的技術,彈頭重量約450千克,射程約600公里,2000年以後才能研制成功。 英國在1984年曾設想以“海鷹”反艦導彈為基礎,研制射程650公里的空射巡航導彈,由於性能不能滿足要求,該計劃>有實施。1994年英國決定向美國購買常規“戰斧”巡航導彈,將其裝在7艘“快速”(Swiftsure)級和“特拉法爾加”(Trafalgar)級攻擊型核潛艇上,1998年開始服役。該計劃包括在3個財年內購買65枚BlockⅢ“戰斧”導彈﹔把先進“戰斧”武器控制系統(ATWCS)裝配到7艘攻擊型核潛艇上,建一個用於導彈裝訂目標的岸基任務規劃系統。此外,潛艇的指>系統(SMCS)、船舶慣性導航系統(SINS)和通信基礎結構也將進行改進。該計劃需經費1.8億英鎊,約合2.7億美元。巡航導彈發展趨勢由於巡航導彈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擁有巡航導彈的美國和俄羅斯將繼續重視發展巡航導彈並保持領先地位,目前正在發展巡航導彈的法國和印度將加緊研制工作,將有更多的國家考>發展或設法獲得巡航導彈。 21世紀初,隨著巡航導彈的擴散,巡航導彈防禦會有長足發展。因此,未來的巡航導彈除了進一步增加射程、提高命中精度、縮短任務規劃時間、增強攻擊目標選擇能力以外,提高突防能力便成為其重要的發展方向。 從技術和性能的角度來看,巡航導彈的發展趨勢是: (1)採用新的制導技術,提高命中精度、縮短任務規劃時間和增加目標選擇能力。未來的巡航導彈可能採用慣性加GPS加紅外線成像制導,由於消除了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系統,進行任務規劃時就不需要大量的圖像了。雷射雷達、合成孔徑雷達和毫米波尋的技術也可能用於巡航導彈的制導。通過採用新的制導系統和先進的制導軟體,未來巡航導彈的圓公算偏差(CEP)將降至3公尺以內,任務規劃時間能從幾小時縮短到幾分鐘。通過選用不同的彈頭,可以攻擊多種高價值目標。例如,指>控制中心那樣加固的地下目標和裝甲編隊那樣的活動目標。 (2)採用新型發動機和高能高密度燃料,大幅度增加射程。同現在的“戰斧”常規對地攻擊型BGM-109C/D相比,未來的巡航導彈在發射重量和有效載荷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採用新型發動機(如復合循環渦輪風扇發動機、槳扇發動機等)和能量更高的燃料(如碳漿狀和硼漿狀燃料),其射程可增加一倍,達到3700公里。 (3)研制匿蹤性能更好的巡航導彈,進一步提高突防能力。通過綜合利用雷達、紅外線和聲學等匿蹤技術,未來巡航導彈的雷達反射截面、紅外線信號特徵和噪聲將進一步減小,防禦系統進行探測和跟蹤更加困難。 (4)發展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提高突防能力和快速打擊能力。 目前美國和俄羅斯都在探索發展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途徑,例如,美國海軍正在就發展“快鷹”超音速海射巡航導彈進行技術演測試,要求該導彈攜帶318千克彈頭時的射程為1300公里,巡航速度4馬赫。美國空軍正在探索研制一種射程1200公里,速度為8馬赫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可行性。 (5)研制新的電腦算法,發展協調巡航導彈進攻的能力。通過在任務規劃系統採用新的電腦算法和建立導彈之間的通信鏈路,未來的巡航導彈能夠在飛行中利用通信鏈路交換數據,能識別特定目標和進行毀傷評價。如果原定目標被摧毀,能夠重新選擇航線攻擊備選的目標,從而顯著增強作戰效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