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军机械化最早,但新老混装 虽然九九年国庆大阅兵,代表我新时期机械化部队风采出场的是第38集团军。但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最早换装的机械化部队,则是第39集团军。该军九十年代初就已换上了履带式国产装备,时任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曾于1990年10月28日前去视察,这全靠五十年代在东北工作时,因工作关系与39军接下的因缘。 39军最早换装,也最早暴露出我军官兵素质不适宜新装备的窘状。许多新装备因科技含量高,电子设备多,操惯了“傻大粗”苏式老装备的官兵根本玩不转,结果要么不敢碰,要么一弄就坏。所以,39军是最早醒悟的,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从地方引进人才,对军官“大换血”。在部队内部也实行了“在科技练兵上成绩显著的,干部优先晋职晋级,战士优先提干”的政策,同时又规定“三不三优先”:高科技考试不合格的不提拔,专业技术干部没有科研成果的推迟晋级,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不进机关。在这一政策鼓励下,经过经年的磨砺,冒出了一大批运用新装备训练出来的优秀军官。现在,39军是全军使用和保养新装备的先进典型,装备的完好率之高,在全军也是数得着的。顺便说一句,39军也是创各样“先进”的老手,今年的全军“三讲”先进桂冠也被39军夺得,符廷贵政委讲政治还是很有一套的。 九八年第64军撤销后,属下的“暴风雨”师――第190师并入了39军,第191师缩编为旅归辽宁省军区。但不知191师的571团――“百色起义红军团”有没有转归190师,191师没了团的编制,“红军团”不知往哪儿放。在军史上,190师是很响的一支部队,五十年代接受了原驻大连苏军摩步第7师的全部机械化装备,成为解放军陆军历史上第一支机械化步兵师。原以为五十年代的老装备早已经扔进鞍钢的炼钢炉化掉了,39军“掺”进这么一个摩步师,只能算是大半个机械化军了吧。但在一篇“带兵人共话科技练兵”报道中,在190师师长后面括号里加注了“机械化师”,190师自八十年代以后并没有大规模换装,还被称为“机械化师”,说明老装备还在干活哪!报道中,郭师长谈的主题就是“应立足现有装备进行革新挖潜,少花钱办大事,努力挖掘现有装备的最大战斗效能”,看来该师的老装备还没有退休。现在这样的年头,“吹”的越响的,水分越多,象190这样的师,不会“创”先进的,名气不大了,其实军政素质是相当好的,务实的军队才能够让人放心。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这样说来,第39集团军是第一代(苏式)和第二代(八十年代国产)的机械化混装部队,检修保养的难度要大一点。为了整合经过“撤、裁、并”以后的全集团军战斗力,今年该军按军委要求,重点搞“不经临战训练,不经人员和装备补充,拉出去就能打”的演练。而且,从难从严要求,不怕丢丑露馅,演练中没有预案,也没有定案,全部随机导调,指那打那。演习中,第115师的一个“红军团”(343团)隐蔽伪装不过关,暴露目标受重创,陈师长立马裁定该团“退出”战斗,针对很多人议论“这么多年参加演习,还没听说过谁退出‘战斗’”,陈师长的回答是“战机只有一次,胜者生,败者亡!”由此看来,老王牌军的作风还是很过硬的。 “万岁军”风头永远劲,目标是什么 第38集团军下属的第112、第113机械化步兵师和第6装甲师,是实施“十五”规划的换装部队,都换上了90式新装备,国庆阅兵式出尽风头,这里就不再花费笔墨。如何运用这些新装备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克敌制胜,是这个军面临的新问题。在列装的第一年,集团军要求各师使新装备开得动、打得准、联得上;今年则要求加大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战法的研究和学习。第6装甲师搞了一个数字化小分队,据报道已通过实兵演习,但这种数字化究竟是“秀”(Show)的成分多,还是真有推广及实战价值,还要打问号;第112师跨区千里机动,依托训练基地举行的实兵对抗演习,将各战术单位置于卫星定位、图像传输、无线蜂窝通信、内部通信和显示控制等分系统组成的集成系统下进行对抗,有点机械化加信息化的意思;第113师搞针对性训练,建起了外军(不知模拟那支外军)模拟训练场,训练时红蓝两方都是“合成”对“合成”,“机械化”对“机械化”,没有“预案”,胜负完全看结果。 今年“五一”刚过,没等7天假期休完,全集团军就挺进华北某训练场,检验机械化装备在诸兵种合成作战中效能以及部队在高科技“立体战场”中的攻防能力。硝烟弥漫的演兵场上,上千辆涂着伪装色的坦克、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火箭布雷车、导弹发射车、防化洗消车、电子干扰车和指挥车、通信车,翻江倒海般驶入演习地域;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在头顶上盘旋;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装甲兵、防化兵、侦察兵、通信兵等10多个兵种部队各显神通……。 演习是从“蓝军”对“红军”通信枢纽实施电子干扰开始的。红军指挥所里,雷达监视器的屏幕上一片雪花,“蓝军”抢先发起了进攻。在强大的炮兵、航空兵的火力掩护下,“蓝军”装甲群在行进间展开“锲”形战术队形,全速向“红军”阵地扑来……危急时刻,“红军”工程兵用火箭布雷车快速布雷,不到5分种就在“蓝军”装甲突击群前布设了一道1公里长、百米宽的反坦克雷场,数百辆坦克在上千辆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的伴随下,飞驰而来,“红”“蓝”双方的坦克大战开始了。“红军”地面炮兵万炮齐鸣,各种炮弹铺天盖地般倾泻到“蓝军”坦克群中,霎时间雷鸣电闪,烟波如潮;“红军”装甲师的自行榴弹炮、自行火箭炮弹以排山倒海之势覆盖“蓝军”阵地;自行高炮实施对空监视,掩护集团坦克的进攻;“红军”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车、步战车也同时加入进攻行列。在宽大的正面上,“红军”的集团坦克排浪般一波叠一波连续多路发起突击,尽现现代战争中坦克进攻的战役密度和厚度。 从38军的装备和演习看,这支部队还是用在大平原上比较适合,它的任务应该是对着北边,而不是南边。军中现在112师名气大一点,但有点居功自傲,就官兵素质而言,战斗力我看还是113师强一点。113师的师长徐林平大校,是全军都没几个的从伏龙芝军事学院留学回来的留学生,对我军的编制体制及装备的弱点、高科技练兵的意义等有很深刻的认识,做事比较务实。号称“数字化”师的装甲6师,现在的问题是作迎外“秀”(Show)多了一点,整天操练那些给武官看的东西,打仗不一定用得上,比如搞了个数字化很有风头,但新坦克(98式、96式)的综合保障系统却还没有搞出来,坦克一坏就要爬窝,自己修不了,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与搞数字化至少也同样重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