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第21集团军 该军的前身是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的主力部队。抗日战争爆发时,南方红军游击队被编为新四军。其中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红28军编为第四支队,是当时新四军4个支队中兵力最多的一支,也是唯一位于江北的支队。皖南事变后整编为新四军第2师,师长为有名的“奴隶将军”罗炳辉(长征中任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军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不幸病逝)。而新四军第4师则是由名将彭雪枫领导下发展起来的敌后武装,彭雪枫师长牺牲后,由张爱萍(1955年授上将衔,解放后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华东军区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主任,国防部长)继任师长。抗战胜利后,这两个师的主力编入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韦国清(解放战争中任三野10兵团政委,解放后任援越抗法中国总顾问,1955年授上将衔,后任广西,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总政治部主任)任纵队司令兼政委。这个纵队作为华东野战军4大主力兵团之一苏北兵团的主力,转战于华东战场。而后又进行了解放舟山群岛作战,解除了上海被封锁的局面。抗美援朝后期,该军入朝轮战,停战后长期留守朝鲜,撤军回国后又奔赴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胜利地进行了平叛作战。 中国陆军第47集团军 该军最早的前身是彭德怀,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的红五军一部,后发展为红八军,战斗在湘赣苏区。长征中编为红6军团,由肖克(1955年授上将衔,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北京军事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任军团长,王震(1955年授上将衔,曾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兼政委,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兼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兼政委,新疆军区代司令兼政委,军委铁道兵司令兼政委,国家农垦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任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以“南泥湾大生产”闻名。抗战胜利前夕,359旅分两个梯队南进华南,其中当第二梯队到达河南时,日本投降,于是奉军委急电转进东北,到达关外后恢复359旅,先后解放了哈尔滨市,胜利完成了合江剿匪任务。在东北战场转入反攻时,该部扩编为东北野战军第47军,辽沈战役中该军胜利地进行了著名的大黑山阻击战,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做出贡献。南下之后,该军配合二野进军四川,而后进行了著名的湘西剿匪,解决了千年匪患。1951年该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