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新一波人事公布,造成最大震撼的,却是所谓「阁揆」管不了,而由未来的总统直接安排的陆委会主委。一向偏独的深绿台联大将赖幸媛竟受命出任负责两岸事务最主要决策的陆委会;这个无比巨大的反差,岂仅是大出意料之外,简直就如某些蓝营立委所说,是一个突如其来的「青天霹雳」,朗朗晴空飘来一朵乌云。 马萧团队胜出,人尽皆知,高喊开放政策、主张三通直航、取消投资上限,乃是获得700多万选民支持,赢得压倒性胜利的关键。也正是因为从李登辉主政时祭出戒急用忍的魔咒,高举两国论的大旗令两岸关係结冰、台湾自锁国门,令台湾十馀年来商机流失、资金失血,经济陷入困境;其后复在李登辉操弄之下,令尚未准备妥善的民进党提前倖得政权,而变本加厉地奉行锁国政策、鼓吹台独路线,将台湾的生机完全断绝,才会在今天激起台湾人民如此强烈的求变呼声,也才让马萧团队重为国民党夺回政权。 也正是因为马萧的开放主张如此明确,国人急切盼望能在对岸配合下顺利开展、早见成果,所以萧万长能打破成规逾期报名仍得前往博鳌论坛会见胡� 马英九天外飞来的陆委会主委任命,如此受到注意,引发偌大震撼,其中道理,由此可思过半。因为如果这个得意忘形的政府,竟牵起锁国政策首倡者之手,将两岸事务最高决策的重责交给台独立场鲜明、挞伐中国大陆不遗馀力的深绿人士,犹如一盆当头冷水,浇在欢欣若狂的国人头上,所释放的讯息令人不寒而慄。即使新主委未来放弃台联幕后主子的锁国路线,不致将两岸开放热潮完全扭回冰冻状态;但马政权不愿两岸开放太平顺,在经贸互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横加政治角力,时时以台湾的主权、台湾人民的利益为名,遏制经济开放的脚步,在一个简单的人事桉上已淋漓尽致地表露。 其实这一突兀安排,并非无迹可寻。就在萧万长恰逢其会于博鳌论坛带回许多融冰的好消息时,马萧二人即严肃地警告,「冰山融太快会有洪水」。此一深藏玄机的说法,已经预示新政府对国人期盼开放的热情有所惧;则目前这一盆当头冷水,完全意在快速降温、阻止冰融。 但融冰将成洪水之说,我们却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久受桎梏幽囚之人,一旦有机会解脱,岂会不儘快抛去全身枷锁、立刻奔向自由天地?还需要一次解一小段绳索,一日向大门走一小步,以免自由太多成为洪水勐兽? 其实洪水之说,正是当初李登辉「戒急用忍」政策的根源;所以要对登陆投资设定40%上限,就为了缓步向前以免引来洪水。在此次大选期间,马萧的对手不断丑诋大陆观光客,以大批陆劳将来台抢夺工作机会、侵夺中小企业商机的恐吓之词,是另一种洪水勐兽的说法。 但绝大多数台湾人民并不认同此一恐吓之词;不但历次民调都清楚显示多数国人主张两岸快速鬆绑、早日实现直航、开放陆资来台,而且马萧的胜选,正是一个最坚强的证据,证明那些恫吓之词完全未能得逞。然而始料未及,真正被吓到的,竟是马萧自己。 我们必须正告马英九及其新政府,所谓融冰,以及到目前为止人民所期盼的两岸开放,即使完全实现,仍未至两个正常而平等的经济体系本该达到的互动。而且以今日台湾在人才、产业、教育、建设、硬体环境、软体法规上具备的优势,两岸的开放只会为国人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用武之地。同时,即使开放,诚如马萧在竞选后期所切切宣示的,对于陆劳来台等我们还会设下重重限制。因此所谓洪水,完全是对自己、对国人极端缺乏自信,怯战的败兵心态的疑心生暗鬼,与李登辉乃至陈水扁的畏瑟心理只不过50步与百步之差。 我们要求任何再高喊洪水勐兽者拿出具体的证据来,不要捕风捉影、自欺欺人;但我们更不可容忍任何以此自欺而贻误国家大事的轻举妄动。>涛,受到国人无比热切的关注;以及马萧胜出,国内立刻充溢欢欣鼓舞的热情,人人都为未来描绘出美丽的远景。这一切,并非马萧团队在治理国事上有何过人之处,可说完全寄託在开放政策能否实现、两岸互动能否解冻。如果即将上任的新政府在这头一等大事上让人民失望了,两岸开放一波三折、承诺的支票纷纷退票,则不论马英九有何过人魅力,新政府提出天花乱坠的说辞,万里晴空将立刻乌云密布,对这个新政府的支持也会瞬间降至冰点。 马英九天外飞来的陆委会主委任命,如此受到注意,引发偌大震撼,其中道理,由此可思过半。因为如果这个得意忘形的政府,竟牵起锁国政策首倡者之手,将两岸事务最高决策的重责交给台独立场鲜明、挞伐中国大陆不遗馀力的深绿人士,犹如一盆当头冷水,浇在欢欣若狂的国人头上,所释放的讯息令人不寒而慄。即使新主委未来放弃台联幕后主子的锁国路线,不致将两岸开放热潮完全扭回冰冻状态;但马政权不愿两岸开放太平顺,在经贸互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横加政治角力,时时以台湾的主权、台湾人民的利益为名,遏制经济开放的脚步,在一个简单的人事桉上已淋漓尽致地表露。 其实这一突兀安排,并非无迹可寻。就在萧万长恰逢其会于博鳌论坛带回许多融冰的好消息时,马萧二人即严肃地警告,「冰山融太快会有洪水」。此一深藏玄机的说法,已经预示新政府对国人期盼开放的热情有所惧;则目前这一盆当头冷水,完全意在快速降温、阻止冰融。 但融冰将成洪水之说,我们却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久受桎梏幽囚之人,一旦有机会解脱,岂会不儘快抛去全身枷锁、立刻奔向自由天地?还需要一次解一小段绳索,一日向大门走一小步,以免自由太多成为洪水勐兽? 其实洪水之说,正是当初李登辉「戒急用忍」政策的根源;所以要对登陆投资设定40%上限,就为了缓步向前以免引来洪水。在此次大选期间,马萧的对手不断丑诋大陆观光客,以大批陆劳将来台抢夺工作机会、侵夺中小企业商机的恐吓之词,是另一种洪水勐兽的说法。 但绝大多数台湾人民并不认同此一恐吓之词;不但历次民调都清楚显示多数国人主张两岸快速鬆绑、早日实现直航、开放陆资来台,而且马萧的胜选,正是一个最坚强的证据,证明那些恫吓之词完全未能得逞。然而始料未及,真正被吓到的,竟是马萧自己。 我们必须正告马英九及其新政府,所谓融冰,以及到目前为止人民所期盼的两岸开放,即使完全实现,仍未至两个正常而平等的经济体系本该达到的互动。而且以今日台湾在人才、产业、教育、建设、硬体环境、软体法规上具备的优势,两岸的开放只会为国人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用武之地。同时,即使开放,诚如马萧在竞选后期所切切宣示的,对于陆劳来台等我们还会设下重重限制。因此所谓洪水,完全是对自己、对国人极端缺乏自信,怯战的败兵心态的疑心生暗鬼,与李登辉乃至陈水扁的畏瑟心理只不过50步与百步之差。 我们要求任何再高喊洪水勐兽者拿出具体的证据来,不要捕风捉影、自欺欺人;但我们更不可容忍任何以此自欺而贻误国家大事的轻举妄动。 |
|